读书心得

2022年开始,教会鼓励大家利用时间来读一些灵修的书籍。大致在1-2月的时间读完一本灵修有益的书籍,同时在分享一个自己的“读书心得”:大致包括:1)作者简介,2)本书的主要内容,3)自己读后的得着和体会…… 分享不限字数和格式。

《游子吟》引领我走进基督教–雪融

正当我人生出现困境,又恰逢退休后失去生活的意义,找不到人生目标时,我走进了中国福音教会。教会送给我一本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游子吟-永恒在召唤》。那时我没有读过《圣经》,也没有接触过基督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这本洋洋洒洒24万字的书,著者里程以流畅的文笔,透彻的分析,充分的论证和丰富的内涵资料让我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一气读完,在这本书的启迪下,我参加了慕道班,受洗得救,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这本书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神存在的真实性,《圣经》是如何形成的,到底谁是真神,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现代科学与基督信仰的关系,创造论与进化论的重大区别,以及人如何进入永生?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真理?我们如何才能认识真理?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人死后的情况等等,这些问题是羁绊每个人走进基督信仰的拦路门槛,是追求真理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不解问题。读完这本书,颠覆了我几十年固化的进化论理论,冲破了先入为主的世界观的束缚,对我产生了极大的精神震撼,深刻启迪了我的老我思维。

这本书影响到我的主要原因是: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工作,与我有类似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也是我的同龄人,是我们那个年代中聪慧、勤奋、富于进取的学霸偶像。其次他的信仰经历也是我当时徘徊在基督门前的思想挣扎的真实写照。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现代科学与基督信仰之间的关系,他从多个学科,多位科学家的见证有力的证明了基督教独神论是现代科学的思想基础,基督徒是发展现代科学的中坚力量,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逐渐认识神的过程说明,基督信仰超越科学,科学具有局限性。鉴于此,我也在团契活动中与大家分享了“科学研究与基督信仰”学习心得,将我逐渐引到信主的正确道路上。

 

《竭诚为主》读书心得—沈黎

章伯斯弟兄的《竭诚为主》这本书整整陪伴了我 3 年,从 2020 年至 2022 年, 它一直是我灵修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这本书,仍感意犹未尽。

《竭诚为主》是在章伯斯弟兄安息主怀后,由他的太太把记录他讲道信息的笔记加以整理,集结成 30 多本书籍的其中一本。章伯斯弟兄虽然享年只有 43 岁,却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属灵产业。

《竭诚为主》分四季,12 个月,每日一篇灵修短文,文章虽然不长,却蕴含了非常大而深的信息,文中对神的敬畏,对基督徒生命造就的根基,对生命圣洁的参  透,对侍奉的教导,对神无与伦比的热情和信任都在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这是在圣灵中用生命书写出来的文字。

我对于特别有得着的地方,都用水笔画出来,但每一年都有些不同的色彩。我想,除了《圣经》居首必读之外,这位神所看重的属灵前辈所遗留下来丰盛的产  业,每天帮助我亲近神,多点再多点认识神,好似神殿里的肥甘,使我得以饱足。

整本书有非常多的启示和领受,其中,8 月 29 号《无比的亲密》一篇,让我对信心学习有很大的感触。读完全文,我不禁想,当我满怀着信心却遇见让我错愕  的现实时,当常理环境与主的话产生冲突时,当我在灵修时得着喜乐,深感神的同  在,回到生活工作中,迎面撞见黑暗时,我是否还能持守神的话,甘愿顺服,或者  不能也不甘面对现实的嘲讽,顾及自己的心意,顺服旧造生命?“常理和信心,是  自然生命和属灵生命之间的关系。”文中清晰的教导,“每次我清楚自己的信念时  就必遇到与信心互相抵触的事情。”所以,“信心必须受试验,只有经过争战,信  心才能成为个人的产业。”其结果只有 2 种,要么更信靠神,要么置信心于死地, 远离神。在基督里或者基督外,神的子民或者外邦人,基督徒或者非基督徒,区别  就是相信或者不信。而在信心这门功课里,基督徒都要从浅滩被神引领至水深之 处,多而又多的得着基督,深而又深的信靠基督。文章结尾真是精彩,我被深深的

震撼,这种从灵里面爆发出来信心的力量和对神的绝对忠诚,包含了章伯斯弟兄对  神多么深的信赖和多么厚重的情感,他说“信心是对神说不出来的信任,绝不会想  到神撇下我们。”哦,是的,是的,这是我们的神,那位良善,信实,慈爱,公义  的主,“说不出来”,这种无法形容的,无法言语,与神合一的信靠和委身,让我  仿佛触摸到这位伟大信徒火热的心,他好像《圣经》里所写如同云彩围绕我们的许  多见证人中的一位,在圣灵的启示下,写下对神爱的篇章,对后世基督徒谆谆教 导,每日在耶稣基督里,让我遇见说话的神,指教,安慰,光照我的心,促使我悔  改,指教我的脚步,激励我努力进天国。365 天,天天与神有约,在《竭诚为主》里。

《属灵传统礼赞( Streams of Living Water by Foster)》 读书心得——当属灵传统进入21世纪      孙晓涛

最近在想“经典”与“美妙”究竟有什么差别。比如去音乐厅听肖邦的奏鸣曲的人,大概不会又跑进大体育场去听Justin Bieber,他们一定是有不同喜好的观众。前不久很有幸认真听完了一整套“萧邦相遇于爵士”的钢琴碟,钢琴家巧妙地把肖邦的著名曲目以爵士乐的节奏,伴上一架低音提琴,萧邦的音乐一下变得非常感性,听来津津有情趣。过了一个星期我又想再拿来欣赏一番,可是听着听着,一下子就不想听了, 马上感觉还是肖邦的原曲更吸引我。 这大概就是“经典”和花俏“美妙”的差别吧。“经典”就是它能有持久的存在性、重复性、以及持久的震撼感。在读浮士德的《属灵传统礼赞》时我真正发现,作者把2000年来圣灵在教会的运作轨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历史的长河中一幅幅经典的属灵传统的画面,需要当今21世纪的属灵生命个体要去发现,带着敬重去学习,体会出属灵的内涵,以至于影响今天的教会和教会里的每一位探索者。

切割历史是学术研究的特性,哪怕到了21世纪的今天,其表现之一还是以发现不一样,提出争议,形成学术观点为宗旨。在宗教层面也是一样,大家只要走进教会,或进入到基督化的生活圈子里,宗派切割就即刻进入眼帘。

今天,错综复杂的教会体系和宗派名词充斥在主日学,培训班,甚至培灵会,福音营等。虽然知道每一教派都有其成立过程和发展历史,但20年前有一次听到讲台信息才得到很大的启发。基督教犹如一颗参天大树,许多树枝虽逐渐在向外展延,但它向上的趋势始终不变。主干直冲云霄,带领着枝干朝着天空生长。这个形象生动的画面虽帮助了我对宗派存在的认知,但直到今天,阅读浮士德的《属灵传统礼赞》才真正看见,勾画出的每根枝干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属灵传统礼赞》不仅是广义认识的道理之作,更是资料和见证融合的属灵养分。伟大的传统是属灵生命的宝库,展示着这些传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包括:

“禁观传统,充满祷告的生命”;

“圣洁传统和充满美德的生命”;

“传统和充满灵力的生命”;

“社会公益传统和满有怜悯的生命”;

“福音传统和一道为中心的生命”;

“道成肉身传统和圣礼灵性的生命”。

每一个传统都源自于基督的生命,又以使徒人物的见证展现这些传统的真理性和它的延伸性。教会,主基督在地上的新妇是丰满美丽的,直等到那一天基督再来的时候,必要迎接她进入神的天上的婚宴里。

本书一共七个章节,展现了六个传统。每个传统所占的篇幅均有30000字之多,其表述的结构,从传统的起源及代表人物,以图表罗列二三十位历史中的代表人物。更为可取的是,在具体展开该传统的信息时,作者把最主要的代表者,以见证的形式说明其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而且并不掩饰传统中的潜在危机和弊病。所以每个传统在表达和挖掘出它的历史强项之后,必指出它同时存在的潜在危机,以示读者没有一个传统是完美无缺的。这正如那棵参天大树,枝茂繁盛朝上生长,又向外在渐渐偏离主干,但神却让每一根枝干都有能力结出当得的果子。

当读到每一个传统的内在生命时,你不得不感叹每个传统蕴含着的那份经典,它是无法用其他形式去取代的。这就是神的手笔,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是一道满有属天密切关系的深奥大河,是圣洁生命的澎湃巨川,是圣灵中欢腾的踊跃溪流,是对全人类无条件的爱的广阔江河。耶稣说:“信我的人,…..从他的腹中涌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8)。这圣灵大川的新现实令人惊愕振奋,深信那是上帝奇妙的安排。阿门!

《属灵传统礼赞》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像似那些隐藏在古教堂仓库里的人物、经历和事件。但他们的存在,又如何影响至今?在今天,历史的真实面目得以公布于众,继续着它的意义,让这个时代传福音的人们看见,上帝自始自终都是掌管地上祂的国度的主人,祂的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是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的。它不存在切割,它是一颗完整的,有许多分支的参天大树。这让我们不断期盼,不断谦卑,不断学习,成为建树者,荣耀基督和祂的教会的见证者。

《美好品格的塑造》读后感–付向阳分享

每个基督徒在追寻灵命更新的过程中,都应该关注品格的塑造。
侯士庭博士所著的《美好品格的塑造》一书中从实践的层次解析了这个过程。他从个人气质与灵命更新,基督化的品格塑造,良心省察,培育爱的情操,健全属灵生命的操练,追求圣洁的生活等六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我对他讲的:健全属灵生命的操练很有感触,他强调,基督徒的品格塑造必须要有属灵的操练。它不只是需要在心灵上与神协调,还需要在肉身的行动上有相应的配合,并且这个操练需要付出代价,属灵操练分为内在的灵命操练和外在的灵命操练。内在的灵命操练,包括默想、祷告、禁食、柔和、写灵程日记。外在的灵命操练,包含忠诚与顺服、简朴与单纯、聆听与怜悯等。过去我理解的聆听是,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说话、不插嘴,它与怜悯无关,而他讲的确是承认对方的独特性,乐意接受在他们独有的处境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作为一个聆听者,并非只听懂一些词语,而是能听出对方的心声,并且在这人面前有着温柔恩慈的生活,当我们是一个有恩慈的人就能聆听。真正的恩慈,是承认对方的存在。聆听可以说是恩慈的果实。在我们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重视他人的独特性。神啊,既然你已赐给我们一双耳朵能听,那就使我们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吧。

最后。属灵操练就像一束一束的花,
它们有独特的香气和排列。
在主同在的花园里采摘,
无论你何时遇见他,
他都有新鲜的花朵,
呈现在你眼前。
共勉。

《拿撒勒人耶稣》读后感-林永和分享

耶稣是谁?为什么他如此重要?他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信仰的核心?耶稣是人?还是神?这本书给我们一一的解惑。

我们内心深处知道有一个神,也渴望了解神真正的样子。我们不顾一切的跟随耶稣之前,当然要弄清他是谁。教导、医治、赦罪、被钉十字架为罪人受咒诅、复活组成了耶稣短暂的一生。
首先是施洗约翰宣告了耶稣的到来,当时的以色列人就认为耶稣是弥赛亚,是驱逐罗马人的救赎者,是大卫子孙重新做王。
其实我们知道耶稣是通往上帝的入口。与我们不同的是耶稣是无罪的。他既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的神。耶稣的一生无时无刻不拥有复活所显示的身份–上帝的儿子。耶稣做了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
耶稣选择承受脆弱必死的人性,谦卑地进入世界。耶稣向我们提供了神永不止息的爱和永远的同在。道成肉身拆散了天地间的阻隔。
三位一体一直是初信者的一个难点。耶稣是上帝真正的样子,她告诉我们,展示给我们看。道成肉身使我们可以描绘上帝的样子,认识神,见到神。让我们确信神与我们同在。
耶稣的牺牲,意味着成全。完全实现了献祭的作用,此后再也无需献祭。耶稣的死和复活打开了通往永生和救赎的大门,耶稣是我们救赎的担保人,耶稣是我们心灵旅程的终点,他去哪里我们也去哪里。
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读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找出你所困问题的答案。

【虔敬的奥秘】读书心得~~董书洁分享

作者 J.I.巴刻(J.I.Packer) 当代著名福音派神学家,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维真学院系统神学教授。著有”认识神” “重寻圣洁” “清教徒肖像” “软弱之道” 等四十余部作品。

第一章,认真对待信仰

信仰是什么? 这是一个难以掌握的词汇。一个被现代人广泛使用,模糊的词。
在新约中,信仰,既相信,有两个层面,它是对神在基督里自我启示的回应,这回应即是理性层面的,也是关系层面的。相信圣经中启示的关乎神的事实和真理,并信靠这些事实和真理指向的那位永活的主。三一真神,认真对待信仰意味着认真对待这一事实。
首先,神是圣洁的。第二,神满有恩典。。第三,神是三位一体的。第四,神为人类设立行为的典范和界限。

第二章 认真对待教义

教义是什么? 教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教导。是神启示的真理,在教会中也借着教会阐明并教导,是为了教会和这世界的益处。新约教会–开始是一群学习者的聚会,其中有些人也成了教导者。门徒的原意是”学习者”。认真负责地教导与学习教义。是宣告神亲自显明并告诉我们的真理,这些真理记载在圣经中,供所有时代的人学习。圣经本质上是神通过人的见证和写作对神自己的证明。这一信念是教义概念的基础,我们当自始自终在圣经的权威之下对其进行阐述,交流和辩护。
教会明确的教义之总纲和实质就是福音本身,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创造主如何借着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救主。
A 所有的人(All)都犯了罪,并要被审判。
B 相信(Believe) 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
C 承认(Confess)基督是你的救主。一生委身(Commit)服侍他。这是核心内容。与福音启示紧密相联的是三位一体的真理。
谁需要教义? 你需要,我需要,每个想要了解神的人都需要教义。 教义是地图,是眼镜,帮助我们行在生命路上。是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信息,让人可以信靠他。

第三章 认真对待合一

约翰福音17:20-23 ( 耶稣为门徒的合一祷告)
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那在我里面,是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观念合一,灵命合一,爱的合一,宣教事工上的合一。”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第四章 认真对待悔改

悔改是基础。 呼号人悔改是传讲圣经福音的起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 我们为罪忧伤痛悔,就可以得着慈悲神完全的饶恕与赦免。 罪的道路是为自己而不是为神而活; 体贴自己而不顾自己的创造主; 不断尝试脱离他; 把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试图操控神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有麻烦时把神当保护伞。罪其实是我们里面有魔鬼的形象,骄傲导致自以为是。诗篇139:23-24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第五章 认真对待教会

当信徒追求像基督的时候,当圣灵激发信徒因着爱神,爱邻舍和爱基督身体的缘故而合作服侍时,教会就越来越在”真道上同归与一,认识神的儿子……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第六章 认真对待圣灵

约翰福音 14:16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
圣灵的工作,有份于世界秩序的创造。向传讲神信息的人启示神的真理和旨意。引导人以信心,悔改,盼望,喜乐,顺服,圣洁,打开心门接受神的教导和指示来回应神。装备各人去服侍。强调基督当受赞美是圣灵在基督身上一切工作的中心。圣灵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帮助我们。一教导我们有关神的真理。二 圣灵更新我们的内心。三 圣灵改变我们的生活。四 圣灵帮助我们在性情上活像基督。

第七章 认真对待洗礼

主耶稣基督在世的工作结束时,规定了两个仪式,要求门徒在他离世之后遵行。
1. 圣餐礼
2. 洗礼 洗礼仪式清楚表达其象征意义—进入水中,象征与过往生活决裂; 从水里出来,象征新生活的开始。在保罗看来,我们已与基督一同被钉死,并且一同复活。圣礼以基督为中心。受洗归入基督的就披戴了基督。洗礼提醒我们自己的身份; 基督徒的身份。洗礼提醒我们自己的成圣; 神呼招我们并赐力量,使我们过圣洁的生活。洗礼提醒我们要忠诚。当对基督忠心摆上。

第八章 认真对待圣餐

为的是记念主。
感谢神的拣选成为上帝的儿女,求主帮助,求圣灵带领,做蒙神喜悦的虔敬基督徒。

 

“偶像的挑战 – 对钱,性和权力的反思“ – 读后感—-吕仲志

作者傅士德,是北美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之一。著有《简朴生活真谛》,《属灵操练之旅》,《祷告真谛》等。

书的题目很吸引眼球,拿到书的第一反应就是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性,金钱和权力这些常常困扰我的问题。对于许多人而言,读经祷告敬拜都很属灵,但对于金钱、性和权力,则是非常属世。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每天面对这些属世的问题。作者是以踏足圣地的心态,从圣经的角度来诠释这些问题,想让读者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金钱、性及权力问题,从而过圣洁的生活。

性是十分崇高和美善的事。圣经《雅歌书》好比一扇窗,让我们窥见性欲的真貌,其描述十分美丽。性是神杰出的创造,是神赐给人珍贵的礼物。性好比一道广阔深远的河流,河水不越堤而 流,则润泽两岸。性一旦冲破神所设的堤岸,则为祸无穷。不幸的是,有神祝福的地方,就有撒旦魔鬼的搅扰破坏。因着罪的污染,性变了质。作者在书中对性幻想,自慰,同性恋,单身,婚姻及离婚等很多议题都有所涉猎,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鲜视角。作者特别提到,“性与灵性互相为友,而非彼此敌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新颖的观点,虽然一时难以理解,但似乎又颇有道理。

关于金钱的论述不难理解。钱有好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我非常赞同清教徒的金钱观,勤奋工作,努力奉献,生活节俭。但是无论如何,人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相反的,要让神成为金钱的主人。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对付被金钱捆绑的方法,就是把金钱送出去,比如奉献,比如帮助有需要的人。而这,正是圣经的教训。

权力的章节,一开始我是打算放弃阅读的。因为权力往往让人想到政权或公权力。其实,我们很容易忽略个人在家里的权力,也就是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往往利用作为父母的权威,指示或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话不好使了。作者指出属灵权力的六个记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谦卑,自我限制,喜乐, 软弱和顺服。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软弱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从上头来的权力是不被认为权力的权力,正如神安慰保罗,“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在家中,权力是用以培植信心而不是屈从;在婚姻上,权力是用以增强沟通而不是隔离;在教会中,权力是用以激发信心而不是保持一致。

处理好金钱、性和权力这些问题,就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活出美好的见证,荣神益人!而这本书, 显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和启迪。

读《保罗书信》有感   ——– Raymond Chen 陈赟弟兄

养成了每日读经的习惯,当日的灵粮必从神的话语中来。 近日因为神学课程的缘故,系统性地重读了保罗书信。如果说圣经的作者是我们的神,那么在新约里的第二作者无疑是使徒保罗。使徒保罗神奇地被神预备、拣选、蒙恩、在恩典中活着;为着神的话语、传讲福音、为神所用在外邦人中创立教会:不以福音为耻,以神的恩典为荣。 在保罗的 13 封书信中,至少提到恩典百次有余, 而这些又常常在问安及祝祷中同时提到。

在读圣经明白保罗书信的意义的同时更明白了神的心意:神的救恩、神的拣选、神的预备、神的事工,堪比神学的教科书。也好比攀登了在地上神学的一座山峰的同时:看到了神预备给我们天堂的救恩、祝福、盼望就在山峰之巅的云端之上。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歌林多前书 15 章 10 节》。神在保罗身上的救恩不仅仅始于大马士革的路上,更是在保罗出生前就拣选了他。让他出身于便雅悯支派、成为受训的拉比,熟读律法,并且是法利赛人。保罗(那时候的扫罗)明白律法并试着顺服律法;但是保罗很早就认识到了律法只能叫罪增多;当他被神质问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时,保罗知道被他所逼迫的基督徒、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仍活着,而守律法的扫罗却眼瞎了、死在罪中了,并且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从那时候,保罗相信了耶稣基,见证了”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加二 20》。

神赐给了保罗丰富的知识、后又给了保罗够用的智慧。保罗靠着神的恩典而活,包括从神的恩典学习。 在《提摩太后书三 16,17》保罗总结的很好:圣经都是神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保罗作为圣经人的主要作者之一,谦卑地认识到并写给哥林多教会等,提醒大家不要“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典”《林后一 12》。保罗祷告求神使在歌罗西的圣徒能够”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西一 9》。保罗警戒腓利比教会当以基督的心为心,在这世上做光:”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功夫“《腓二 15》。当保罗对以弗所教会说:”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四 15》;这样一个蒙神祝福的教会,却在耶稣基督亲自启示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再次出现的时候,神却说以弗所教会失去了原来的爱:”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启二4》。

保罗在他的四封狱中书信中,更多地阐述了在神里的盼望、寄托、依靠;更有在神里的喜悦。 保罗在监狱中歌唱,赞美神,用在世上不多的时间依旧恒切祷告、警醒感恩,珍惜神给他教导的恩典。劝勉众人:“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四 5-6》。读完《腓利门书》结束了保罗书信,似乎意犹未尽。保罗为一位逃跑的奴隶阿尼西母哀求主人弟兄的饶恕。在书信里我们似乎看到了耶稣的影子。”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账上,我必偿还。这是我保罗亲笔写的。我并不用对你说,连你自己也是亏欠于我。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快乐,并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畅快。“《门 18-20》

一月有余的读经、如沐春雨。期待每次读到圣经中的一卷或几卷书:更多的认识神、也更多的认识人(作者)、从神而来的智慧惟有在神的话语里得到。最后用《罗八 37》总结:我们“靠着我们的主,在这一切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阿们!

 

读《在婚姻里得胜》有感   ——– 李平平                  

书名: 《在婚姻里得胜》作者:(美)汤盖瑞                              

为什么结婚?婚姻的目的是什么?婚姻能带来什么?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来到“天一广场”,那个时候天真地觉得在这间庄严、神圣、华丽的天主堂做个修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后来又步入婚姻,婚后多年我也时常问自己:结婚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为了传宗接代,完成使命;有人会说为了牵手相伴,相互关照;也有人会说为了家族利益,光耀门楣……我给自己的答案是“神爱我,不忍离弃我,借着婚姻来寻找我,让我可以服事祂,有份于祂的事工!”这或许是我的答案。我常常在神面前祷告让我们的婚姻可以荣耀主,但是怎么样才能透过婚姻来改变我自己,破碎老我,转换生命,活出美好,我很少去思考。这本书就带着我进入这些思考和反思,作者认为婚姻是一面镜子,但不是让它照出配偶的不完美,而是映照出我的罪,不断诚实地面对自己,不断转向神,接受神的塑造,活出圣洁!

一、虚己的爱

婚姻从来就不是以“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在城堡中生活结束”,婚后的一地鸡毛足以让你乱了阵脚。对于基督徒的我们是带着怎样的呼召进入婚姻的呢。卓越的婚姻并未始于夫妻间的了解,而是两人对神的认识。爱神,就要爱你的配偶,我们的信仰告诉我们学习去爱,而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情境比婚姻更能成为爱的试金石。爱上一个人不难,但是爱上他/她的全部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自己正面的肯定却给配偶负面的肯定,因为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理想的标准……只有虚己才能放下自我去聆听,才能更好地尊重配偶去沟通,才能完整地去爱,为你的配偶心存感激!

二、恩典的饶恕

耶稣痛恨罪恶,却深爱罪人。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耶稣依旧以慈爱包容接纳他。如果神要等到这个世界可以“配得上”他爱子降临,耶稣将永远不会来到这世界。耶稣的爱教导我们学习饶恕。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好像一个档案室,存着配偶各种的“罪证”,当下一次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随时抽取出“资料”去应对,因为我们没有饶恕,我们常常宽待自己的过去,却放不下对方的过错。它可以让我们充满苦毒,也可以成为属灵磨练。饶恕不是一句原谅,而是在背叛、愤恨、伤痛中我们还愿意靠近彼此!

三、目光的转向

我们的婚姻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神为中心?若以人为中心,那么属世的期待与满足将成为维系婚姻的出发点,将在自己的渴望上寻求满足;若以神为中心,那么荣耀神将是维系婚姻的出发点,将在神的里面寻求满足。人的满足与期待总是那么飘忽不定,理想的标准也是朝令夕改,而人总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和沮丧,但生命真正的满足与喜乐在于我们与神的关系。有人觉得婚姻生活总是轻松如意,日子一当变得辛苦,就会选择临阵脱逃,自主结束婚姻,但我们基督徒在婚姻逆境和试炼中也当盼望永恒和应许,透过婚姻生活,求神来破碎、陶造,重塑我们的生命,从而更加贴近我们天上的良人,活出圣洁的婚姻生活!